2014年2月27日 星期四

[LE 41/60]”No matter what the society will be, we love each other.”



[41]”No matter what the society will be, we love each other.”

Sebastian&Enmanuel29&28歲,德國海德堡(Hediberg)

七月旺季加上酷暑到來,使得流浪的路途變得坎坷。好幾次我站在火車上,隨著車身搖搖擺擺,沒有位子坐。紐倫堡到海德堡的路程,幸好綠1神靈保佑(:1為政大至市政府超級搶手公車),在放行李的架上,我總算找到自己的克難安身之處。

海德堡是一座出雙入對的大學城,一座連夕陽都不忘和河裡倒影接吻的城市。河濱的大片草地,許多學生抱著數本書,聚集討論下週的期末考,旁邊停著他們的腳踏車。情侶躺在樹下,步道上有人慢跑,空氣就像凝結般地安靜。唯一不合群的,是河上從容游走的渡輪。

夕陽落下前,我決心挑戰自己,爬上哲學家之路,俯瞰夕照留影的海德堡老城。那是一條不算陡卻曲折的風景,途中會經過一段漫長的灌木叢石板路。即使是大白天,一走進那條石板路依然昏暗無光彩,甚至只能彎下身子、匍匐前進。但一旦走過那片黑暗隧道,視野即刻透徹,赤裸整座老城。「人生之路由黑暗走向光明,」這是德國人認為的哲學。

我的哲學家之路,在樹叢中,出現兩位貴客。

SebastianEnmanuel,當我爬到中途,預備找地方歇息時,發現他們在樹叢旁的涼椅情話綿綿,我於是加入他們的情話綿綿。Sebastian是海德堡大學的學生,Eumanuel住在離海德堡約30分鐘車程的Ludwigshafen。他們,在同志交友網站相識。(www.gayromeo.com)

實在湊巧,我告訴他們,上一對我遇見的同志戀人,也正是在交友網站上相識。Sebastian告訴我,他們的戀情就像是化學變化,很難解釋為什麼愛上彼此。他們剛剛在一起沒有多久,因為近日Sebastian必須準備期末考,Eumanuel從他的城至海德堡與他相會,他想念他。

今年五月,法國剛剛成為同志婚姻合法的國家。我開始說起我在巴黎遇見同志大遊行時,自己的感動。”How about in Germany?”我提出問號,Sebastian告訴我,德國的同性婚姻雖然尚未合法化,但社會風氣開放,你可以看到同志毫無顧忌的牽手。”Just like us.”,但在繼承權上,仍有一些不符合期待的限制。”No matter what the society will be, we love each other.”

(: Sebastian的說法不盡然正確,我回家仔細研讀後,發現德國賦予同志伴侶民事結合權利,包含醫療、贍養、繼承、移民,都和異性戀伴侶享有相同權益。今年二月,德國已通過同性家庭的領養權寫愛的故事寫到查維基百科,好扎實啊。)

“So how about in your country?”這時,Sebastian把球拋回給我。我很驕傲告訴他,我的國家,台灣,是亞洲幾大城市中,對同志運動、權益最開放的城市。離開之前我大大地擁抱Sebastian,我告訴他距離我離開歐洲的時間不到一個月了。最近開始意識,每一個遇見的歐洲人,都可能是一輩子第一次、也最後一次遇到的過客。他受不了我的感性,硬是十八相送、離情依依,擁抱好幾回。

“So how about in your country?”,對照11月、當下的台灣,Sebastian的話再次響起。

這是另一條哲學家之路,由黑暗走向光明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