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2月27日 星期四

[LE 36/60] 「其實不會開心太久,我開始想著這個夢想對我的意義是什麼,然後發現夢想只是一個起點,會開始思索下一步還有什麼可能。」



[36] 「其實不會開心太久,我開始想著這個夢想對我的意義是什麼,然後發現夢想只是一個起點,會開始思索下一步還有什麼可能。」

Lily,25,台灣巴黎人

坐在莎士比亞書店前,我撥了一通電話。「對不起我失敗了,我等等還可以到你家借宿一晚嗎?」,「好的,你吃晚飯沒?我留點給你。」話筒的彼岸,陌生人回應。我提著疲憊的身軀,搭上巴黎地鐵,在從未抵達的一站下車。

走出地鐵出口,才曉得自己在蒙馬特附近。我向路邊的外籍小販買了一串葡萄,準備當做倉促的伴手禮。走近陌生人給我的門牌號碼,依照指示尋找一座藍色的窗戶,我向上大喊「Lily!」,這座巴黎燈塔正式亮起。

Lily是在巴黎攻讀藝術的台灣藝大畢業生,過去的她主修雕塑。這兩年來到巴黎,希望能嘗試結合雕塑與服裝設計。雖然已學習法文多年,課程與生活對她來說都是挑戰。但她很拚命,因為,這是她一直以來的夢想。

「恭喜你,你終於實現你國小時說的夢想了。」Lily說這是她在確定申請到巴黎學校後,小學同學向她的道賀。她其實到那一刻都回想不起來,原來到巴黎唸書,是這麼小就形成的夢想。但她清楚,藝術是她最大的熱情。

「夢想成真的感覺是什麼樣子?」我問著。

「其實不會開心太久,我開始想著這個夢想對我的意義是什麼,然後發現夢想只是一個起點,會開始思索下一步還有什麼可能。」Lily回答我。

從零開始,一切都是艱鉅。Lily在巴黎的公寓狹小,她擁有一套上下鋪,因此尚且能收留我。除此之外即是簡陋的廚房、浴廁,以及,一座顯眼特別的窗戶。「常常有人會往窗戶拍照,總覺得人們都在看我。」Lily玩笑說著,「這窗戶據說被列為古蹟。在巴黎,好像隨便不經意的角落,都有悠久的歷史與故事。」

Lily拿出在知名甜點店當學徒的台灣人做的蛋糕招待我,「還很新鮮的,她在店裡學習挫折好長一段時間,終於熬出頭。」說話的當下,Lily也正在烤著甜點,是烤布蕾,那一刻鼻子與我渾然忘卻,幾小時前經歷的失挫,肩膀終於釋懷。

隔天一早,我陪著Lily到蒙馬特附近採買早餐可頌,「法國人真的好重視飲食,」我不禁這番感慨。Lily搖頭,「不,不盡然。」她帶我走到一家全部販賣冷凍食品的店,所有能想到的東西幾乎都冷凍了。「隨著年輕人工作繁忙,平常的飲食也不總是能一頓吃上三、四小時。」但店家仍然附上「如何將冷凍食品烹調成美味佳餚」的食譜,我目瞪口呆,真是徹底服了法國人。

我們不到24小時相處的速食感情,在我要趕搭回蘇黎世的火車告一段落。離開前我猛向Lily點頭道謝,感謝她即刻救援式的收留。Lily站在那扇窗戶前向我道別招手,「如果不是因為莎士比亞書店借宿失敗,我也不會來到這裡。或許一輩子,也就不會認識Lily了。」那時我心裡想著。

我沒想過最後是這樣離開這座夢想已久的城市,伴隨著23歲的勇氣與幸運。但我將永遠記得,這年巴黎的眼眸,如此清澈,如此湛藍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